查看原文
其他

听说医生从来不献血,这是真的吗?

2015-12-23 欣晨 就医宝聊健康


导读

医生从来不献血吗?献血有害吗?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》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,《献血法》第二条: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,国家提倡18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。可我国的血库仍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,其中一个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人对献血有抵触心理,他们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害,甚至有人认为医生从来不献血,并认为这更说明了献血有害。

医生真的从来不献血吗?

医生和其他职业的人一样,符合献血条件的都可以献血。大部分调查数据显示,献血者职业排第一位的是自由职业者,第二位是学生,看来咱们的知识分子,祖国的花朵给大家做了好榜样。医务人员也占一定比例,如甘南藏族自治州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的调查,分析了自2004 年7月1日-2013年6月 30日,无偿献血的总人数为17084人,其中医务人员有771人,贵阳市2013-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特征分析,调查了1511783人次献血者,其中医务人员有2032人,可见医生从来不献血这个问题不攻自破。此外,大部分医学院校都会组织医学生参与无偿献血活动,大部分医院也是提倡医务人员献血,有的医院还会有相应的补贴来鼓励医护人员献血。

为什么献血是无偿的,用血却要买单?

献血是无偿的,可病患用血的时候却要付费,有人因此产生心理不平衡而抵触献血,下面给大家普及下,还是咱们的《献血法》第十四条: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血液的采集、储存、分离、检验等费用;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。由此可见,血液本身是不收费的,是对采血和输血中必须付出的人力和物资成本进行付费。另外,实行无偿献血主要是为了杜绝有人把献血当作赚钱的手段,从而隐瞒病情卖血。

献血对身体的影响

正常成人体内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%-8%,60kg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为4L至5L。机体如果一次失血量不超过体内血液总含量的10%(即500ml±50ml),机体可以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得到恢复。我国规定每次献血一般为200ml,不得超过400ml,因此正常献血不会导致机体受损。

献血的利弊

献血的坏处:

(1)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,如头晕、心慌、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恶心呕吐,甚至昏厥、抽搐等,但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和责任意识,改善献血环境,加强预防护理等措施,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。

(2)存在被感染传染病的机率,但正规采血的安全防护措施十分完善,可以很好地避免献血者被感染。

献血的好处:

(1)有文献指出,正常献血可以降低高黏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

(2)相当于做了一次微型体检,每次献血前,医生都会给献血者测量体温、脉搏和血压。血液样本被收集后,实验室人员会对血液进行13种不同的感染性疾病检测,其中就包括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。如果献血时的体检结果呈阳性,就不能成为捐献者。如果每次献血时的体检结果都正常,那就证明献血者的身体非常健康。

(3)献血可以帮助他人,挽救生命,献血者可获得助人为乐的愉悦感和荣誉感。

(4)献血证持有者及家属需要输血时,可以在医院优先申请到血液制品。

献血的注意事项

1、献血前阅读献血宣传资料,了解献血基本条件:年满18周岁,男性体重大于100斤,女性体重大于90斤,避开女性月经期。

2、献血前保证充足睡眠,不饮酒,不吃药;献血前两餐饮食不要过饱,宜清淡(不吃高脂肪、高蛋白食品,如肥肉、鱼、油条等),以防止血液浑浊,影响血液质量;但献血前也不要空腹,以免献血过程中发生头晕、心慌、出汗等低血糖反应。

3、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、发热、咳嗽、拉肚子等不适症状应暂缓献血。

4、献血后在采血点或就近休息,当日注意保护穿刺针眼处的卫生,2-3天避免剧烈运动。

5、献血后及时补充一些牛奶、糖水等,适当补充营养(瘦肉、鸡蛋、猪肝、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等)。


欣晨 昆明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

已获得授权发表




▼点击标题,阅读更多热门文章↓↓↓

为什么服了紧急避孕药还是怀孕了?宝宝还能要吗?

刚刚感染到艾滋病毒有什么症状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